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 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桂政办发〔2021〕103号)(一)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 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桂政办发〔2021〕10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0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和《“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更好推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和“四个新”总要求,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国家重大战略有效衔接,着力提升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服务辐射效能,加快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营组织模式,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引导交通、物流、贸易、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合作高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为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


通过深入实施港口扩能优服、通道高效畅通、物流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四大提升行动,到2023年,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北部湾港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道物流运营更加高效,通关效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通道带动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作用明显增强。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功能明显增强。北部湾港港航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货物通过能力超过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800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160万标箱。集装箱航线力争达90条以上,其中外贸航线力争达60条以上、远洋航线力争达19条以上。航运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港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通道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铁路主通道西线贯通工程取得实质进展、中线能力有效提升、东线持续完善,以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补充的干线运输能力大幅提升,西江航道通行能力显著提升,平陆运河开工建设,通道与西江黄金水道联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物流枢纽布局和功能持续优化,高效一体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


——通道运行质量与物流效率大幅提升。通道班列运输品牌国内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海铁联运班列开行8500列以上(发运集装箱42.5万标箱以上),中越班列(经凭祥铁路口岸)开行1500列以上。物流运营组织效率大幅提升,综合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机场航线网络进一步织密。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初步构建。多式联运“一单制”逐步推广应用。


——通道经济融合开放发展取得进展。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和东兴、凭祥、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发展,与通道沿线地区及东盟国家共建共享通道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省际产能合作持续加强,临港、临空、沿边产业快速发展,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二、推动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扩能优服


按照“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建设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港口,统筹推进港航设施、集疏运体系、航线网络、物流运营组织等协同发展,打造现代国际门户港。


(一)加快完善港口设施功能。编制完成北部湾港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与功能布局,促进岸线高效集约利用,充分考虑整体建设时序,实现多方位匹配。加快推进专业集装箱码头、大型散货码头、深水航道等港航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改造升级既有码头设施。钦州港域: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大榄坪南作业区7—10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等项目,开工建设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11号泊位等项目,推进钦州港20万吨级双向航道前期工作。北海港域:建成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号8号泊位等项目,开工建设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南4号南5号泊位等项目,推进北海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前期工作。防城港港域:建成防城港赤沙作业区1号2号泊位等项目,开工建设防城港30万吨级码头及进港航道等项目。到2023年,集装箱码头最大靠泊能力提升至20万吨级、散货码头最大靠泊能力提升至30万吨级,基本具备接纳世界各类大型船舶靠泊能力,北部湾港新增货物通过能力1亿吨以上,集装箱通过能力300万标箱以上。(牵头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市人民政府)


(二)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完善港口集疏运布局,破解多式联运衔接和能力瓶颈,完善疏港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建成钦港支线扩能改造、钦州港东线电气化改造、防城港企沙支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钦州东至钦州港增建二线、南防铁路马皇至防城港北段增建二线、合浦至铁山港铁路等项目。建成大风江大桥、钦州鹰岭作业区疏港道路等项目,建设龙门大桥、钦州港金鼓江疏港公路等项目。(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


(三)织密航运服务网络。制定北部湾港航线布局和培育方案,积极发展美洲、欧洲等远洋航线,持续提高国际航线密度,扩大集装箱外贸航线覆盖范围,推动开通外贸直航航线,加大北部湾港至东南亚国家、国内的主要港口精品航线开发力度,稳定开行北部湾港至香港、新加坡常态化班轮航线,拓展国际国内中转业务,推动北部湾港与洋浦港、湛江港等联动发展,创新水水中转、互为干支等航运组织模式,加密北部湾港穿梭巴士开行班次。(牵头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


(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以铝矿、原油、粮食、生鲜等为重点,建设大宗物资中转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集散基地。加快提升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能力水平,引进一批航运、物流企业区域总部或运营中心,发展船舶交易、航运金融等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到2023年,北部湾港基础航运服务业务基本完备,高端航运服务业务初具雏形,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集聚区初步建成。(牵头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


(五)推动港口智慧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创新驱动理念贯穿到港口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高标准打造智慧绿色港口。推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港口设施自动化建设,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智慧湾”系统以及“北港网”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港口、铁路、口岸、金融、贸易等信息系统衔接,拓展全程物流跟踪、多式联运、贸易融资、金融保险、跨境支付、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服务功能,提高港口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综合采取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港口与环境融合发展,逐年降低单位货物吞吐量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到2023年,基本建成“智慧湾”、“北港网”一站式服务平台,建成全国领先的海铁联运自动化港口;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达90%以上,10万吨级以上码头基本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力争成为全国四星级绿色港口。(牵头单位:自治区北部湾办、商务厅,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配合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大数据发展局、生态环境厅,南宁海关,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


三、推动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


围绕主通道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通道规划布局,大力推进快速网、干线网和基础网建设,形成分工合理、多向联通、衔接国际的集成大通道。


(一)建设大能力铁路通道。全面提升铁路运能和联运效率。畅通西线通路,开工建设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线、黄桶至百色铁路等项目,加强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开展南宁铁路枢纽南环线外移等项目前期工作。扩能中线通路,建成贵阳至南宁高铁,推动重要通道客货分离,释放既有干线货运能力,开工建设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开展涪陵至柳州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完善东线通路,加快推进南宁经桂林至衡阳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加强与辐射延展带、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紧密衔接,强化东中通路与柳州至广州等干线铁路连接。推进连接凭祥、东兴、龙邦等口岸铁路建设,建成南宁至崇左铁路,建设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工建设崇左至凭祥铁路,加快推进云桂沿边铁路、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牵头单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


(二)提升干线公路能力。以出省出边出海通道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高速公路主通道,推动沿线地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建设、扩容,扩大通道网络衔接覆盖范围,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建成巴马至凭祥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河池至荔波等高速公路项目。实施G75/G7212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段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G80广昆高速南宁至百色段、G75兰海高速南宁至武鸣段、G72泉南高速全州至桂林段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


(三)构建高等级内河网络。加快突破江海联运瓶颈,强化北部湾港与西江黄金水道衔接,开工建设平陆运河,完善“一干七支”高等级航道网络,形成上游通、中游畅、下游优的内河水运网。加快推进左江、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桂江等航道整治与升级,实现西江干线航道高标准贯通,建成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右江航道整治工程(两省界—百色段)等项目,开工建设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段航道等项目。打通碍航瓶颈,持续提升西江流域船闸通过能力,开工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梅林航电枢纽、大藤峡水利枢纽二线三线船闸等项目。提升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来宾港、柳州港等内河港口服务水平。(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


(四)打造高效快捷空中走廊。打造南宁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成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第二跑道)和国内公共货站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拓展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至东盟国家航线,织密至通道沿线主要城市航线,提高客机腹舱带货运输能力,积极发展全货机国际航线,引入专业航空快递物流企业,推动货运航空公司等在南宁设立基地。鼓励机场、航空物流、快递、货代等企业协同打造航空货运平台,加强货源组织与信息对接。建设防城港机场、贺州机场等项目,研究建设北海新机场及百色机场等改扩建项目,进一步推动民航运输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头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


(五)强化物流枢纽建设。完善海港、陆港、空港、内河港等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集散、储存、分拨、转运等功能的物流设施。加快建设南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南宁列入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争取其成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增强邮政、跨境电商等国际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成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北粮南运”转运中心、北港钦州新通道联运中心一期等项目。建设柳州西鹅铁路物流中心、打造柳州铁路港,推动柳州列入生产服务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完善凭祥、东兴、龙邦等边境口岸国际运输功能,争取崇左(凭祥)、防城港(东兴)列入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推进桂林西物流中心前期工作,推动桂林列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建设贺州无水港,推进玉林铁路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玉林、百色、贺州等列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拓展通道沿线重要节点无水港布局,推动通道沿线省份无水港建设。(牵头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北部湾办;配合单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